心臟衰竭新機轉: 嗜中性球細胞外誘捕網 (NETs) 的角色與治療潛力

心臟衰竭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儘管現代醫學不斷進步,心臟衰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為了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科學家們致力於探索心臟衰竭的病理機制。近年來,嗜中性球細胞外誘捕網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 的發現為心臟衰竭的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本文將探討 NETs 在心臟衰竭中的作用,以及針對 NETs 的潛在治療策略。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1 Feb 23:2021:6687096. doi: 10.1155/2021/6687096. eCollection 2021.NETosis as a Pathogenic Factor for Heart Failure

嗜中性球與 NETs 的形成機制

嗜中性球是先天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主要通過吞噬和釋放抗菌物質來清除病原體。近年來,研究發現嗜中性球還有一種特殊的防禦機制,即釋放 NETs。當嗜中性球受到病原體等刺激後,會釋放出由 DNA、組蛋白和抗菌蛋白組成的網狀結構,將病原體捕獲並殺死。這種機制在感染性疾病中發揮著重要的保護作用。

NETs 在心臟疾病中的病理作用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NETs 參與了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病理過程。在急性心肌梗塞後,大量嗜中性球浸潤到受損心肌,並形成 NETs,加重局部炎症反應和組織損傷。在高血壓等慢性心臟病中,NETs 的持續存在促進了心肌纖維化和心臟重塑。此外,NETs 還可能損傷血管內皮、活化血小板,導致微血栓形成,進一步加重心臟功能障礙。這些發現提示,過度活化的嗜中性球和 NETs 可能是心臟衰竭的重要致病因素。

組織損傷相關分子模式刺激 NETs 形成的機制

在心臟衰竭等非感染性疾病中,組織損傷相關分子模式 (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 可能是誘導 NETs 形成的重要因素。常見的 DAMPs 包括線粒體 DNA、高迴游率族蛋白 B1、纖維連接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 等。這些分子通過與嗜中性球表面的模式識別受體 (如 Toll 樣受體) 結合,激活細胞內信號通路,進而誘導 NETs 的產生。值得注意的是,氧化應激在 DAMPs 刺激 NETs 形成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調節作用。

以 NETs 為靶點的心臟衰竭潛在治療策略

鑒於 NETs 在心臟衰竭發病中的重要作用,抑制 NETs 形成可能是一種新穎的治療策略。目前,一些針對嗜中性球特異性酶 (如髓過氧化物酶、肽精氨酸去亞氨基酶 4) 的小分子抑制劑,已在動物模型中顯示出良好的心臟保護效果。此外,臨床上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和二甲雙胍,也被發現具有減少 NETs 生成的作用。未來,開發更特異、更有效的 NETs 抑制劑,有望成為心臟衰竭治療的新方向。

總之,嗜中性球和 NETs 在心臟衰竭的發病機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深入研究嗜中性球活化和 NETs 形成的分子機制,對於尋找心臟衰竭的新治療靶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開發安全有效的 NETs 抑制劑,也將為心臟衰竭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圍繞 NETs 的治療新策略有望造福更多心臟衰竭患者。


NETs對HF的貢獻。 NETs通過促進各種心臟病和全身性疾病的惡化來加速HF的發生。NET: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 

DMAP啟動NET依賴性血栓形成的可能機制。(1)趨化因數受體CXCR2和配體IL-8驅動的中性粒細胞遷移。(2)各種DMAPs通過啟動NETs誘導血栓形成。(3)在活化的血小板、內皮細胞、單核細胞、紅細胞和凝血因數的參與下,中性粒細胞促進血栓形成。科格。因數:凝集因數;FN-EDA:纖連蛋白額外結構域A;HMGB1:高遷移箱組箱體1;mtDNA:線粒體DNA;紅細胞:紅細胞;vWF:血管性血友病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