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osis與心血管疾病的連結
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臟衰竭中,NETosis—即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NETs)的釋放—扮演了關鍵角色。NETosis是一種中性粒細胞的防禦機制,旨在捕捉和中和病原體,但在心血管疾病中,它同時也促進了炎症和血栓的形成。這種過程尤其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病理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為它直接參與了動脈血栓的形成。
Yasuda, T., Deans, K., Shankar, A., & Chilton, R. (2024). The web of intrigue: unraveling the role of NETosis within the gut-microbiome-immune-heart ax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ardiovascular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13(3), 1-4.
探索NETosis在心肌梗塞中的關鍵角色
在心肌梗塞這一嚴重的心臟病事件中,中性粒細胞胞外捕網(NETosis)的釋放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心肌梗塞發生時,您的身體會經歷一系列複雜的生理反應,其中包括中性粒細胞釋放DNA纖維網,這些網狀結構內嵌有組蛋白和酶類,專門用來捕捉和中和病原體。然而,這一過程不僅僅是抵禦感染,還會促進炎症和血栓形成。這些網狀結構能夠促使血小板活化,進一步加重血栓的形成,這在心肌梗塞中尤為重要。NETosis在這一過程中的參與,導致血管內血栓的形成,進而加重心臟的損傷。了解這一過程對於掌握心肌梗塞的病理機制至關重要。
心肌梗塞中的血栓形成與炎症反應
心肌梗塞的病理過程中,炎症和血栓形成是核心特徵。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時,血管內的促凝物質暴露於血液中,這會吸引血小板和白血球的聚集,從而激活中性粒細胞。這些中性粒細胞隨後釋放出NETs,這些捕網不僅能促進血小板活化,還會加速血栓形成,導致心臟進一步受損。此外,NETs還包含多種促炎和促凝的分子,這些分子會加劇內皮細胞的損傷或功能障礙,從而進一步促進血栓形成。這些發現顯示,NETosis與心肌梗塞之間的密切關係使其成為潛在的治療靶點。
心肌梗塞與腸道微生物群的交互關係
腸道微生物群與心肌梗塞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不僅會影響心臟受損的程度,還會影響病情的恢復。在心肌梗塞後,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多樣性可能會影響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反應,這表明腸道-微生物-免疫-心臟軸在心肌梗塞的病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腸道微生物群的移位,亦即細菌或其產物從腸道進入血液,與心肌梗塞後的炎症反應和心功能變化有著密切關聯。因此,調控腸道微生物群可能成為未來心肌梗塞治療的一個嶄新方向。
如何通過腸道微生物群調控改善心肌梗塞病程
除了NETosis之外,腸道微生物群對心力衰竭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腸道微生物群失調,特別是有害菌的增加和有益菌的減少,會導致慢性炎症和免疫調節問題,這進一步加劇了心力衰竭的進展。此外,腸道微生物代謝物如三甲胺氧化物(TMAO),已被證明與心血管風險有關,並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影響心臟健康。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或針對特定的微生物代謝物進行治療,可能為心肌梗塞的管理和治療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
腸道微生物群與NETosis的交互作用
腸道微生物群,特別是腸道微生物,在人類健康的各個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免疫反應,並可能影響到中性粒細胞胞外捕網(NETosis)的過程。這種微生物群與免疫系統的交互作用相當複雜且多面,影響到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運作。
您的飲食是影響腸道微生物群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不同類型的飲食蛋白質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影響整體的微生物多樣性。來自動物的蛋白質、乳清蛋白或植物來源的豌豆蛋白對腸道微生物群有不同的影響。動物蛋白往往增加耐膽汁厭氧菌的數量,如擬桿菌屬(Bacteroides)、Alistipes 屬和 Bilophila 屬。相對地,乳清和豌豆蛋白可以增加有益菌如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和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的數量。這些微生物群的變化對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包括促進炎症和導致如炎症性腸病(IBD)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理狀態。
此外,飲食中的脂肪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不同類型的脂肪,如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對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隨後的宿主代謝和免疫反應有著不同的影響。高脂肪飲食,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的飲食,可能導致微生物群變化,進而促進炎症和代謝性疾病的發展。
腸道微生物群還能夠調節對某些療法的反應,如免疫療法,通過影響免疫細胞如樹突狀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的活動。這種交互作用表明微生物群在塑造系統性免疫反應中起到了主導作用,這可能包括NETosis等過程。
NETosis在心肌梗塞與心力衰竭中的關鍵作用
NETosis是一個涉及釋放NETs的關鍵過程,對於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力衰竭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一複雜的生物反應源於中性粒細胞釋放的DNA網絡,其中充滿了酶和組蛋白,設計用來捕捉病原體,但也無意中促進了炎症和血栓形成,這些都是AMI病理的核心特徵。NETs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密切相關,這一事件進一步激活了中性粒細胞,導致血小板聚集加劇,從而增加動脈血栓的風險,這是AMI的一個標誌。
NETs中的各種分子進一步加劇了血栓形成並導致內皮細胞損傷,這些損傷可能導致更多的心臟損害。引人注目的是,最新研究表明NETosis與AMI患者的代謝狀態,特別是升高的血糖水平之間可能存在聯繫,這暗示著這一過程可能具有更廣泛的影響。了解NETosis在AMI和心力衰竭背景下的作用至關重要,因為它為理解疾病機制提供了新視角,並突出了一些新的治療干預途徑,這些途徑可能有助於減輕與心臟病相關的炎症和血栓併發症。
腸道微生物群對NETosis的潛在影響
儘管目前腸道微生物群與NETosis之間的直接關聯,尤其是在特定病症如感染或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但腸道微生物群在調節免疫反應中的潛力已經顯而易見。了解這一關係可能為通過調節微生物群來控制與NETosis相關的病理狀態開闢新的治療途徑。
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可以直接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而免疫系統則可能影響NETosis的發展。例如,飲食中的特定成分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群,進而影響免疫反應和NETosis,這些機制需要進一步探索。通過了解腸道微生物群如何影響NETosis過程,我們有機會開發針對微生物群的治療方法,以幫助減輕與NETosis相關的病理情況,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中。
總結
NETosis是影響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的重要過程。它不僅涉及中性粒細胞釋放的DNA網絡捕捉病原體,還無意中促進了炎症和血栓形成。NETs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破裂密切相關,這一過程進一步加劇了心臟損傷。NETosis與患者的代謝狀態之間可能存在聯繫,尤其是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況下,這為疾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研究NETosis在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背景下的作用,可以為減輕炎症和血栓併發症提供新的治療途徑,從而改善心臟病患者的預後。
1. Bonaventura A, Vecchié A, Abbate A, Montecucco F.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 update. Cells 2020; 9:23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2. Tang X, Wang P, Zhang R, Watanabe I, Chang E, Vinayachandran V, et al.. KLF2 regulates neutrophil activation and thrombosis in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heart failure progression. J Clin Invest 2022; 132:e14719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3. Brinkmann V, Zychlinsky A. Beneficial suicide: why neutrophils die to make NETs. Nat Rev Microbiol 2007; 5:577–582. [PubMed] [Google Scholar]
4. Döring Y, Soehnlein O, Weber C.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in atherosclerosis and atherothrombosis. Circ Res 2017; 120:736–743. [PubMed] [Google Scholar]
5. Sørensen OE, Borregaard N.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 the dark side of neutrophils. J Clin Invest 2016; 126:1612–1620.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6. Tall AR, Bornfeldt KE. Inflammasomes and atherosclerosis: a mixed picture. Circ Res 2023; 132:1505–1520.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7. Luo J, Qin X, Zhang X, Zhang Y, Yuan F, Shi W, et al..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insights from the NOAFCAMI-SH registry. Cardiovasc Diabetol 2024; 23:1–1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8. Fan Y, Yan Z, Li T, Li A, Fan X, Qi Z, et al.. Primordial drivers of diabetes heart disease: 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insulin resistance. 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 2024; 48:19–36.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9. Avogaro A.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cademic Press; 2024. pp. 53–62. [Google Scholar]
10. Hally KE, Parker OM, Brunton-O'Sullivan MM, Harding SA, Larsen PD. Linking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a composite biomarker score for predicting outcom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mb Haemost 2021; 121:1637–1649. [PubMed] [Google Scholar]
11. Li YW, Chen SX, Yang Y, Zhang Z-H, Zhou W-B, Huang Y-N, et al.. Colchicine inhibits NETs and alleviates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24; 38:31–41. [PubMed] [Google Scholar]
12. Dumont BL, Neagoe PE, Charles E, Villeneuve L, Ninni S, Tardif JC, et al.. Low density neutrophils and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 are new inflammatory players in heart failure. Can J Cardiol 2024. doi: 10.1016/j.cjca.2024.03.018. [PubMed] [Google Scholar]
13. Antipenko S, Mayfield N, Jinno M, Gunzer M, Ismahil MA, Hamid T, et al.. Neutrophils are indispensable for adverse cardiac remodeling in heart failure. J Mol Cell Cardiol 2024; 189:1–1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14. Yang F, Zhang L, Huang W, Liu D, Yang Y, Gu W, et al.. Clinical prognostic impact of C-NLR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ejection fractions: a retrospective study.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4; 24:54.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15. Guzik TJ, Touyz RM.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aging in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2017; 70:660–667. [PubMed] [Google Scholar]
16. Ma J, Li Y, Li P, Yang X, Zhu S, Ma K, et al.. S100A8/A9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with causal effects for post-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Nat Commun 2024; 15:270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17. Liu C, Sun Z, Shali S, Mei Z, Chang S, Mo H, et al.. The gut microbiome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Genet Genomics 2022; 49:569–578. [PubMed] [Google Scholar]
18. Nadatani Y, Watanabe T, Shimada S, Otani K, Tanigawa T, Fujiwara Y. Microbiome and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Clin Biochem Nutr 2018; 63:26–32.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19. Wang Y, Wang C, Li J.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a catalyst for atherosclerosis. Mol Cell Biochem 2024:1–15. doi: 10.1007/s11010-024-04931-3. [PubMed] [Google Scholar]
20. Tang WW. Metabolomic insights in risks of developing heart failure: a new frontier. Circ Heart Fail 2024; 17:e011482. [PubMed] [Google Scholar]
21. Targoński R, Kowacz M, Oraczewski R, Thoene M, Targoński R. The emerging concept of glycocalyx damage as the trigger of heart failure onset and progression. Med Hypotheses 2024; 182:111234. [Google Scholar]
22. Salvadori M, Rosso G. Update on the gut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s. World J Methodol 2024; 14:89196.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23. Boulet J, Sridhar VS, Bouabdallaoui N, Tardif JC, White M. Inflammation in heart failure: 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flamm Res 2024; 73:709–723.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24. Cruz BD, Coutinho-Wolino KS, Cardozo L, Pereira ADA, Mesquita CT, Stenvinkel P, et al.. Is 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 associated with NF-κB mRNA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ciences 2024; 37:e20230113. [Google Scholar]
25. Hou CY, Chen YW, Hazeena SH, Tain YL, Hsieh CW, Chen DQ,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of dietary trimethylamine oxide precursors an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resveratrol and its derivatives. FEBS Open Bio 2024; 14:358–379.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26. Shariff S, Huey AKS, Soni NP, Yahia A, Hammoud D, Nazir A, et al.. Unlocking the gut-heart axis: exploring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ta i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disease. Ann Med Surg 2024; 86:10–1097.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27. Israr MZ, Salzano A, Sarmad S, Ng LL, Suzuki T. Differential implications of gut-related metabolites on outcomes between heart failur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Eur J Prev Cardiol 2024; 31:368–372.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28. Migliozzi L. NETosis as mediator of the metabolic effects of high-fat diet modified microbiota. (2023). [Google Scholar]
29. Klopf J, Brostjan C, Eilenberg W, Neumayer C.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 Int J Mol Sci 2021; 22:559.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30. Hashemi P, Nouri-Vaskeh M, Alizadeh L, Baghbanzadeh A, Badalzadeh R, Askari E, et al.. NETosis in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ies: an organ-based review. Life Sci 2022; 290:120158. [PubMed] [Google Scholar]
31. Döring Y, Libby P, Soehnlein O.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participat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cent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sights. Circ Res 2020; 126:1228–124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32. Bonaventura A, Montecucco F, Dallegri F, Carbone F, Lüscher TF, Camici GG, et al.. Novel findings in neutrophil biology and their impac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rdiovasc Res 2019; 115:1266–1285. [PubMed] [Google Scholar]
33. Huang J, Hong W, Wan M, Zheng L.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target of NETosis in diseases. MedComm 2022; 3:e162.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34. Carmona-Rivera C, Zhao W, Yalavarthi S, Kaplan MJ.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induc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nn Rheum Dis 2015; 74:1417–1424.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NETosis如何促進急性心肌梗塞
在AMI發作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暴露出促凝物質,誘導血小板和白細胞的聚集。此時,中性粒細胞會被激活並釋放NETs,這些陷阱增強了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進一步加劇了動脈血栓的形成。這種血小板和中性粒細胞之間的互動,對於動脈血栓的穩定性和發展至關重要。
NETosis與心臟衰竭的進展
在心臟衰竭中,NETosis亦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研究顯示,在心臟肥大等心臟衰竭的情境中,NETs的形成會加重病情,導致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此外,與NETosis有關的炎症分子如C反應蛋白(CRP)和Krüppel樣因子2(KLF2)也在心臟衰竭的進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腸道微生物群與急性心肌梗塞
腸道微生物群在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和進展中也有顯著影響。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變化可能預示著心肌梗塞後的損傷程度和恢復情況。此外,腸道微生物的轉位,特別是細菌或其產物進入血液循環,也與心肌梗塞後的炎症反應和左心室功能變化有關。
腸道微生物群與心臟衰竭
腸道微生物群在心臟衰竭的發展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腸道菌群失調會引發慢性炎症和免疫調節失衡,進而加重心臟衰竭的病情。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使得微生物產物進入血液,這些產物會引發系統性炎症,進一步損害心臟功能。
飲食對腸道微生物群和NETosis的影響
飲食是影響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飲食習慣會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從而影響整體健康。例如,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某些耐膽酸厭氧菌的數量,而植物性蛋白質則有助於增殖有益菌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這些變化對炎症性腸病和心血管疾病都有潛在的影響。
腸道微生物群與NETosis的潛在聯繫
儘管目前的研究已經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對免疫系統的多方面影響,但其與NETosis的直接關聯仍需進一步研究。了解這一關係可能為調節NETosis相關疾病提供新的治療途徑。
腸道微生物群與治療的互動
腸道微生物群還可以通過影響免疫細胞,如樹突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來調節對某些療法的反應。例如,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可以影響免疫療法的效果,這暗示腸道微生物在系統性免疫反應中的主導作用,並可能影響NETosis。
NETosis作為心臟病治療的新目標
NETosis在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其作為治療目標的潛力。通過調節NETosis的過程,可能有助於減輕炎症和血栓形成,從而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後。
結語
總結來說,NETosi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不可忽視,特別是在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的病理學中。未來,通過深入研究腸道微生物群與NETosis之間的關聯,我們或許可以開發出更為有效的治療策略,改善心血管健康,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Yasuda, T., Deans, K., Shankar, A., & Chilton, R. (2024). The web of intrigue: unraveling the role of NETosis within the gut-microbiome-immune-heart ax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ardiovascular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13(3), 1-4.
NETosis 與腸道微生物-免疫-心臟軸的關聯: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的新視角
NETosis,即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 (NETs) 的釋放,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 和心臟衰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234 NETosis 涉及中性粒細胞釋放出一種由 DNA 纖維、組蛋白和酶(如髓過氧化物酶 (MPO))組成的網絡,這些網絡可以捕獲和中 pathogens,但也會促進炎症和血栓形成。24 這些過程都是 AMI 和心臟衰竭病理生理學的核心。12
急性心肌梗塞中的 NETosis
在 AMI 中,NETs 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有關。5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會將血栓形成物質暴露於血細胞中,從而引發血小板和白細胞的募集。5 在此環境下,活化的中性粒細胞會釋放 NETs,進一步增強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5 這種血小板-中性粒細胞的相互作用是動脈血栓形成發展和穩定的關鍵因素,而動脈血栓形成是 AMI 的一個核心事件。5
此外,NETs 還含有多種促血栓形成和促炎症分子,這些分子會加劇血栓形成過程,並可能導致額外的內皮損傷或功能障礙。6 因此,NETosis 與 AMI 的病理生理學密切相關,它不僅促進了血栓的形成,也促進了心臟損傷的進展。6
有趣的是,研究還探討了 AMI 患者血糖水平與 NETosis 之間的關係,表明代謝狀態與 AMI 的嚴重程度或特徵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7 升高的血糖水平可能會影響 NETs 的形成或活性,儘管這種關係需要進一步闡明。7
總之,了解 NETosis 在 AMI 中的作用,為了解該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提供了寶貴的見解,並突出了潛在的治療靶點,以減輕心臟病發作的炎症和血栓形成。89
心臟衰竭中的 NETosis
NETosis 在心臟衰竭的病理生理學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310 中性粒細胞是這一過程的關鍵參與者,它們的功能不僅限於傳統的抗微生物作用,還參與了無菌性炎症和疾病進展。3 在心臟衰竭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心臟肥大等情況下,NETs 的形成會促進疾病的發展和嚴重程度。3
在涉及心臟衰竭的研究中,特別是在動物模型中由血管緊張素 II 誘導的心臟衰竭研究中,已經證明中性粒細胞的耗竭可以減輕心臟肥大和功能障礙。7 這表明中性粒細胞和 NETosis 明顯參與了心臟衰竭的進展。7 此外,Krüppel 樣因子 2 (KLF2) 參與中性粒細胞已被證明可以抑制 NET 的形成,這表明靶向這一途徑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治療策略。7
此外,血清中 C 反應蛋白 (CRP) 的存在與 NETosis 的誘導有關。11 心臟衰竭和 CRP 水平較高的患者表現出 NETs 形成增加,這反過來又會導致血管損傷加重和相關的心血管事件。8 CRP 水平、NETosis 和心臟衰竭之間的這種聯繫為了解該疾病的潛在機制提供了見解,並突出了潛在的治療靶點。8
總之,中性粒細胞、NET 形成與 KLF2 和 CRP 等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心臟衰竭的進展和惡化中至關重要。12 了解這些關係為針對心臟衰竭管理中的中性粒細胞功能和 NETosis 的新型治療干預措施開闢了途徑。12
微生物群與急性心肌梗塞
微生物群,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群,似乎會影響 AMI 的發病率和進展。13 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會影響 AMI 後心臟損傷的嚴重程度和恢復情況。13
一項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及其多樣性可以預測心肌梗塞中缺血/再灌注 (I/R) 損傷的反應。9 這表明腸道-微生物-免疫-心臟軸在 AMI 的病理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潛在的以腸道為靶點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見解,以改善 AMI 的預後。9
此外,腸道微生物移位,即細菌或細菌產物從腸道轉移到血液中,與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塞 (STEMI) 後的炎症和心血管事件有關。9 具體而言,在 STEMI 後觀察到微生物移位標誌物(如脂多醣 (LPS) 和 D-乳酸)水平升高,這與炎症反應和左心室功能變化相關。9 這突出了在心肌梗塞的情況下,腸道微生物群、全身炎症和心臟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9
總之,這些發現強調了腸道微生物群在心血管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 AMI 的情況下。11 腸道微生物群可以影響心臟功能,為心肌梗塞的管理和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11
微生物群與心臟衰竭
腸道微生物群在心臟衰竭的發展和進展中起著重要作用。11 它與心臟衰竭病理生理學的各個方面都有關聯,主要是通過其對慢性炎症和免疫調節的影響。11 這種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腸道菌群失調,其特徵是腸道微生物組成失衡。11 這種菌群失調會導致致病菌增多,而產生有益短鏈脂肪酸 (SCFA) 的細菌減少。11
此外,心臟衰竭患者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微生物產物(如脂多醣和肽聚醣)轉移到血液中。10 這種轉移與心臟衰竭的進展有關,因為這些微生物產物會引發全身炎症和免疫反應,從而加劇心臟功能障礙。12
除此之外,腸道微生物群產生的代謝物,如三甲胺 N-氧化物 (TMAO),也與心血管風險有關。10 TMAO 是由膽鹼、卵磷脂和 L-肉鹼等膳食成分(主要存在於動物產品中)通過腸道微生物群的作用產生的。10 TMAO 水平升高與包括心臟衰竭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10 這些代謝物以多種方式影響身體,包括改變膽固醇和膽汁酸代謝以及激活炎症途徑。10
因此,了解腸道微生物群與心臟衰竭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制定新的治療策略至關重要。12 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和靶向特定的微生物代謝物是潛在的治療途徑。12 這種方法可以根據心臟衰竭患者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功能,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12
微生物群與 NETosis
微生物群,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群,對人體健康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重大影響,包括免疫反應和潛在的 NETosis。1214 腸道微生物群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複雜且多方面,影響著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14
飲食是影響微生物群的主要因素。14 例如,不同類型的膳食蛋白質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從而影響整體微生物群的多樣性。14 來自不同來源的蛋白質,如動物性蛋白質、乳清蛋白或豌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質,對腸道微生物群的影響各不相同。14 動物性蛋白質往往會增加擬桿菌、Alistipes 和 Bilophila 等耐膽汁厭氧菌的數量。14 相比之下,乳清蛋白和豌豆蛋白可以增加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有益細菌。14 微生物群的這些變化對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包括炎症和炎症性腸病 (IBD) 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狀態。14
此外,膳食脂肪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15 不同類型的脂肪,如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對微生物群的組成以及隨之而來的宿主代謝和免疫反應都有著不同的影響。15 高脂肪飲食,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的飲食,會導致微生物群發生變化,從而促進炎症和代謝紊亂。15
此外,腸道微生物群還可以通過影響樹突狀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 (NK) 細胞等免疫細胞來調節對某些療法的反應,如免疫療法。16 這種相互作用表明,微生物群在塑造全身免疫反應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其中可能包括 NETosis 等過程。16
然而,微生物群與 NETosis 之間的直接關係,特別是在感染或心血管疾病等特定條件下的關係,仍然是一個需要更多研究的領域。16 了解這種關係可以為針對微生物群以調節 NETosis 相關病理的新型治療干預措施開闢新的途徑。16
總結
NETosis 是一個涉及 NETs 釋放的關鍵過程,它會影響 AMI 和心臟衰竭(圖 1)。4 這種複雜的生物反應是由於中性粒細胞釋放出一種注入了酶和組蛋白的 DNA 網狀結構,旨在捕獲病原體,但也會無意中促進炎症和血栓形成,而炎症和血栓形成是 AMI 病理學的核心。4
圖 1:
[圖片描述:腸道微生物-免疫-心臟軸的示意圖。]4
NETs 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有著內在的聯繫,這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過程中尤為顯著。17 這一事件會進一步激活中性粒細胞,導致血小板聚集增強,並增加動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這是 AMI 的一個標誌。17 此外,NETs 還含有多種分子,這些分子會加劇血栓形成,並導致進一步的內皮損傷。17 有趣的是,新興研究表明,NETosis 可能與 AMI 患者的代謝狀態有關,例如血糖水平升高,這暗示著這一過程具有更廣泛的意義。17 在 AMI 和心臟衰竭的情況下,對 NETosis 的研究至關重要,它為了解疾病機制提供了見解,並突出了新的治療途徑,以減輕與心臟病相關的炎症和血栓形成併發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