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子遺傳學看習得型顳葉癲癇的病因與治療

透過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深入探討習得型顳葉癲癇的成因與潛在治療。了解神經發生過程中的基因突變如何影響海馬迴的癲癇病理,揭示可能的抗癲癇療法。 

顳葉癲癇 (TLE) 是最常見的局部癲癇之一,通常是由於腦部外傷或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的。儘管目前對於癲癇病發的機制已有大量研究,但顳葉癲癇的病理生成原因仍然不明確。文獻指出,癲癇的易感性可能受到遺傳因素影響,包括神經發生相關基因的變異。進一步了解基因變異的作用,或許能揭示癲癇易發病的潛在風險因子葉癲癇的表現型特徵與組織結構](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27072)

癲癇病發常歸因於抑制性和興奮性信號之間的不平衡,特別是在海馬迴的神經回路中。當顳葉癲癇病程進展,海馬迴的組織結構亦隨之改變,包括神經炎症、顆粒細胞分散和纖維芽細胞生長等,這些變化可能會使得海馬迴更易於癲癇病發。此外,這些改變是否直接引發癲癇,或只是癲癇重複發作後的反應,仍需進一步研究 。

神經炎症被認為是癲癇病程中重要的病理變化之一,腦部受傷後,神經細胞、微膠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會分泌促炎信號,加重神經的興奮性。這種促炎環境會加重海馬迴內的損傷,並可能導致血腦屏障的弱化,使得炎性細胞進一步進入腦內。最近研究表明,通過調控特定基因,如ADAM10,可減輕神經細胞的死亡並降低癲癇病發的風險 。

[顳葉癲癇中的神經網://pubmed.ncbi.nlm.nih.gov/38927072)

在顳葉癲癇的生成過程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會發生重組,增加了神經元的興奮性。尤其是負責抑制信號的中間神經元,當它們功能受損時會進一步促進癲癇的產生。例如,選擇性抑制PV或STT中間神經元的實驗已證明會誘發癲癇發作。透過重新編程膠質細胞為中間神經元,研究者得以減少實驗動物模型的癲癇發作頻率,為未來治療提供新的可能 。

分子調控在癲癇病程中的角色

多種調控通路,如mTOR、BDNF和Wnt等,已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對癲癇生成具有潛在的抑制效果。研究顯示,這些通路中的特定基因,例如Pten的缺失會增強mTOR通路的活性,進而導致顳葉癲癇。分子調控的發現為抑制顳葉癲癇生成提供了新的視角,但其在不同細胞類型中可能有相互抵消的效果,因此治療時須謹慎調控 。

轉錄因子在細胞分化和基因表達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研究顯示,在癲癇的生成過程中,若能針對特定轉錄因子進行干預,或可有效延緩癲癇進展。例如,抑制CREB的表達曾成功減少顳葉癲癇的自發性發作,但過度抑制CREB亦可能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產生,顯示出在癲癇生成中的雙重角色 。

顳葉癲癇的遺傳易感性研究

顳葉癲癇過去被視為主要由創傷引起的疾病,然而隨著遺傳研究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家族病史可能會增加個體的癲癇風險。變異基因如SCN1A和RELN等已與癲癇生成的易感性有關,並可能增強腦部對癲癇誘導因子的敏感性。進一步了解這些遺傳易感基因的角色將有助於在腦損傷後進行早期預防 。

顳葉癲癇生成的過程複雜且涉及多重病理機制,目前的治療方法對於大部分患者而言依然效果有限。分子層面上的精準調控,例如針對特定轉錄因子或關鍵信號通路進行選擇性干預,可能是未來顳葉癲癇治療的方向。此外,遺傳背景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結合基因與環境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未來或能開展針對高風險人群的早期監控和干預 。


參考文獻